中文
唐代金银大刀
年代:唐代----基本信息:长84厘米----详情:为典型的唐代横刀,刀身平直斜长,柄首无环。该刀残留部分原始的金银饰装具,部分为铜具鎏金,因此可以看到绿色的铜锈,并且装饰有精美的唐代风鸟和宝相团花的图案。剑鞘已大部无存,但仍可见到剑鞘上原有的双附耳,用于佩剑。自南北朝时期起,双附耳佩剑法即从外国传入,逐渐替代了中国本土的剑璏式佩剑法。刀格为圆盘形。刀柄用银线包裹,也有宝相花装饰。宝相花是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,又称“宝仙花”、“宝莲花”。盛行于隋唐时期。相传它是一种寓有“宝”、“仙”之意的装饰图案。纹饰构成,一般以某种花卉(如牡丹、莲花)为主体,中间镶嵌着形状不同、大小粗细有别的其它花叶组成。尤其在花芯和花瓣基部,用圆珠作规则排列,象闪闪发光的宝珠,加以多层次退晕色,显得富丽、珍贵,故名“宝相花”。